



七松登高
所屬分類: 景點介紹
產(chǎn)品詳情
白羊峪南山原有七株(今只有四株)青松自山腰至山頂呈直線等距離排列,樹之形態(tài)酷似羅鍋,這便是“七松登高”之景觀。
相傳南山七松為清朝一代賢臣劉墉智斗奸臣和珅所植。話說乾隆帝游覽至此,心情愉悅,劉墉見狀啟奏皇上,白羊峪山清水秀,可多留幾日?;噬蠝首啵驮诎籽蛴v足下來。和珅和劉墉一向不和,他發(fā)現(xiàn)南山上光禿禿的沒有一株樹木,而劉墉卻對皇上說這里是“處處峭崖松柏生”。于是他打算暗地里參奏劉墉胡說八道、欺騙皇上。這件事被和珅手下的小書童知道了,就跑去向劉墉報信。劉墉一看這南山,果然光禿禿,當晚就找來南山的山主,一戶姓史的人家詢問,這座山為什么不植樹綠化?史山主說,南山亂石滿山、寸草不生,栽樹更不能活。劉墉說,我看見你們村莊周圍九道山脈的山頭都指向這座南山,它可是風水寶地呀,你如果按我說的去做,日后你們史家必出貴人,報效朝廷、光宗耀祖。史家隨即按劉墉所說,連夜發(fā)動兒孫鄰里,挖坑三尺見方,換上沃土,澆上大水,由下到上依次排開植樹7棵,劉墉因此躲過一次災禍,而史家200年后果然也出了位貴人史立芳,官至七品,為官灤縣。
劉墉死后的那一年,有一天清晨村民突然發(fā)現(xiàn)7棵松樹有3棵都往同一方向側(cè)倒在地,村民們都說這些松樹通人性,劉墉死后它們非常痛惜,于是約好3棵松樹一同倒地死去去陪伴劉墉,讓黃泉路上的劉墉看到它們這3棵松樹,就能想起曾經(jīng)君臣3人難忘的白羊之行。
相傳明代修建白羊關(guān)長城時,所用的城磚需要用人工往上背,很多背磚的民夫都被活活累死了。一個山上放羊的老漢看到后,就解下褲腰帶兩頭,各捆上一塊磚,搭在山羊身上。山羊一溜小跑就送到了工地上。守備大人見狀后,即刻下令采用這種辦法運輸城磚,山羊馱磚不僅加快了長城的修建速度,也拯救了無數(shù)民夫的生命。人們?yōu)榱思o念和感謝山中的白羊,特意在白羊經(jīng)常出沒的地方修建了這座裕羊亭。
白羊河自北向南,穿過白羊峪村,每當夏季河水暴漲,隔斷了白羊峪村與東岸的聯(lián)系。游人欲登東山長城,觀光賞景十分不便。為方便游人和村民登山,1998年,村委會在白羊河上修建了一座鐵索吊橋。游人登山需越過吊橋,走在橋上仰視高山、長城,心曠神恰;俯視清澈見底的白羊河水,游魚住來與游人相樂。優(yōu)哉游哉,好不快活!故人們以可延年之意為其命名:延年橋。
每當夏秋兩季時,不論晴天或陰天,白羊峪西山總有一條粗過三五丈的霧帶,從口外的西山腰穿過關(guān)口向西南方向慢慢飄行不散。這條霧帶,似下凡的仙女裙帶在山間飄行。當?shù)卮迕癜汛遂F帶視為晴雨表,可根據(jù)這條霧帶的變化預測降雨,準確率奇高,只要霧帶從西山過來,往南一刮,刮到西南的石梯子溝水庫消失,那準要下雨,故將此霧稱為“靈霧”。
相傳當年乾隆皇帝微服出巡到白羊峪時,在村頭偶然看見一個美貌的村婦在壓碾。久居深宮大院、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乾隆帝對這再普通不過的農(nóng)家活感到非常的新奇,于是他停下腳步,在一旁仔細觀看起來。只見這村婦雖然穿著粗布衣裳,卻眉清目秀、身段婀娜。乾隆帝被這位女子的美貌和勤勞賢淑所感動,突然靈光乍現(xiàn)、詩興大發(fā),作下《觀碾詩》一首傳為千古美談?!暗枪诺?、游白羊,見一美娘碾黃糧,玉腕桿頭抱,金蓮裙下忙,輕笤掃,慢簸揚,幾度停足整容妝,汗流滿面花含露,糠撲峨眉柳帶霜,勤而儉,賢而良,始信淑女出山莊”。